產品分類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技術文章 > 實驗室實用小貼士,讓你檢測過程事半功倍!
實驗室實用小貼士,讓你檢測過程事半功倍!
  • 更新日期:2023-03-10      瀏覽次數:581
    • 我們(men) 在日常的實驗工作中是不是經常會(hui) 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問題比如:硫酸濺出來、不小心著火了、瓶塞打不開、儀(yi) 器上的油汙除不去等等,今天就教你幾個(ge) 實驗小技巧,讓你的實驗事半功倍!



      進入實驗室工作前
      進入實驗室開始工作前應了解煤/氣總閥門、水閥門及電閘所在處。離開實驗室時,一定要將室內(nei) 檢查一遍,應將水、電、煤/氣的開關(guan) 關(guan) 好,門窗鎖好。

      使用煤/氣燈時
      使用煤/氣燈時,應先將火柴點燃,一手執火柴緊靠近燈口,一手慢開煤/氣門。不能先開煤/氣門,後燃火柴。燈焰大小和火力強弱,應根據實驗的需要來調節。用火時,應做到火著人在,人走火滅。

      使用電器設備時
      使用電器設備(如烘箱、恒溫水浴、離心機、電爐等)時,嚴(yan) 防觸電;絕不可用濕手或在眼睛旁視時開關(guan) 電閘和電器開關(guan) 。應該用試電筆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漏電,凡是漏電的儀(yi) 器,一律不能使用。

      使用酸堿時
      使用濃酸、濃堿,必須極為(wei) 小心地操作,防止濺出。用移液管量取這些試劑時,必須使用橡皮球,絕對不能用口吸取。若不慎濺在實驗台上或地麵,必須及時用濕抹布擦洗幹淨。如果觸及皮膚應立即治療。

      易燃物使用
      a.使用可燃物,特別是易燃物(如乙mi、丙酮、乙醇、苯、金/屬鈉等)時,應特別小心。不要大量放在桌上,更不要在靠近火焰處。隻有在遠離火源時,或將火焰熄滅後,才可大量傾(qing) 倒易燃液體(ti) 。低沸點的有機溶劑不準在火上直接加熱,隻能在水浴上利用回流冷凝管加熱或蒸餾。
      b.如果不慎傾(qing) 出了相當量的易燃液體(ti) ,則應按下法處理:
      (1)立即關(guan) 閉室內(nei) 所有的火源和電加熱器。
      (2)關(guan) 門,開啟小窗及窗戶。
      (3)用毛巾或抹布擦拭灑出的液體(ti) ,並將液體(ti) 擰到大的容器中,然後再倒入帶塞的玻璃瓶中。

      打開緊固的螺旋瓶蓋
      當螺旋瓶蓋擰不開時,可用電吹風或小火焰烘烤瓶蓋周圍,使其受熱膨脹,再用於(yu) 布包住瓶蓋用力將其旋開。
      如果瓶內(nei) 裝有不宜受熱或易燃物質時,可取一段結實的繩子,一端拴在固定的物體(ti) 上(如門窗把手),再把繩子按順時針方向在瓶蓋上繞一圈,然後一手拉緊繩子的另一端,一手握住瓶體(ti) 用力向前推動,就能使瓶蓋打開。

      打開粘固的玻璃磨口
      當玻璃儀(yi) 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開時,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處理。
      (1)敲擊用木器輕輕敲擊磨口部位的一方,使其因受震動而逐漸鬆動脫離。對於(yu) 粘固著的試劑瓶、分液漏鬥的磨口塞等,可將儀(yi) 器的塞子與(yu) 瓶口卡在實驗台或木桌的棱角處,再用木器沿與(yu) 儀(yi) 器軸線成約70°角的方向輕輕敲擊,同時間歇地旋轉儀(yi) 器,如此反複操作幾次,一般便可打開粘固不嚴(yan) 重的磨口。
      (2)加熱有些粘固著的磨口,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,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,使其受熱膨脹而與(yu) 內(nei) 層脫離。如用熱的濕布對粘固處進行“熱敷"、用電吹風或遊動火焰烘烤磨口處等等。

      取出被膠塞粘結的溫度計
      當溫度計或玻璃管與(yu) 膠塞或膠管粘結在一起而難以取出時,可用小改錐或刀銼的尖duan插入溫度計(或玻璃管)與(yu) 膠塞(或膠管)之間,使之形成空隙,再滴上幾滴水,如此操作並沿溫度計(或玻璃管)周圍擴展,同時逐漸深入,很快就會(hui) 取出。也可用恰好能套進溫度計(或玻璃管)的鑽孔器,蘸上少許甘油或水,從(cong) 溫度計的一端套入,輕輕用力,邊旋轉邊推進,當難以轉動時,拔出再蘸上潤滑劑,繼續旋轉,重複幾次後,便可將溫度計(或玻璃管)取出來。

      清除儀(yi) 器上的特殊汙垢
      當玻璃儀(yi) 器上粘結了特殊的汙垢,用一般的洗滌方法難以除去時,應先分辨出汙垢的性質,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處理。
      對於(yu) 不溶於(yu) 水的酸性汙垢,如有機酸、酚類沉積物等,可用堿液浸泡後清洗;對於(yu) 不溶於(yu) 水的堿性汙垢,如金屬氧化物、水垢等,可用鹽酸浸泡後清洗;如果是高錳/酸鉀沉積物,可用亞(ya) 硫酸鈉或草酸溶液清洗;二氧化錳沉積物可用濃鹽酸使其溶解;沾有碘時,可用碘化鉀溶液浸泡;硝/酸銀汙跡可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浸泡後清洗;銀鏡(或銅鏡)反應後沾附的銀(或銅),加入稀硝酸微熱後即可溶解;焦油或樹脂狀汙垢,可用苯、酯類等有機溶劑浸溶後再用普通方法清洗。對於(yu) 用上述方法都不能洗淨的玻璃儀(yi) 器,可用稀的氫/氟酸浸潤汙垢邊緣,汙垢就會(hui) 隨著被蝕掉的玻璃薄層脫落,然後用清水清洗。而玻璃雖然受到腐蝕,但損傷(shang) 很小,一般不影響繼續使用。

      溶解燒瓶內(nei) 壁上析出的結晶
      在回流操作或濃縮溶液時,經常會(hui) 有結晶析出在液麵上方的燒瓶內(nei) 壁上,且附著牢固,不僅(jin) 不能繼續參加反應,有時還會(hui) 因熱穩定性差而逐漸分解變色。遇此情況,可輕輕振搖燒瓶,以內(nei) 部溶液浸潤結晶,使其溶解。如果裝置活動受限,不能振搖燒瓶時,可用冷的濕布敷在燒瓶上部,使溶劑冷凝沿器壁流下時,溶解析出的結晶。

      收拾灑落的汞
      實驗室中常用充汞壓力計和水yin溫度計。如果操作不當或溫度計破損時,都會(hui) 發生“灑汞事故"。汞蒸氣對人體(ti) 危害極大,必須及時、徹di清理灑落的汞,不可任其流失。清理方法較多,可依不同情況,選擇使用。

      (1)吸收灑落少量的汞,可用普通滴管,將汞珠一點一滴吸起,收集在容器中。若汞量較大或灑落在溝槽縫隙中,可將吸濾瓶與(yu) 一支75°玻璃彎管通過膠塞連接在一起,自製一個(ge) “減壓吸汞器",利用負壓將汞粒通過玻璃管吸人濾瓶內(nei) 。吸濾瓶與(yu) 減壓泵之間的連接線可稍長些,以免將汞吸入泵中。
      (2)粘附灑落在桌麵(或地麵)上的汞,若已分散成細小微粒,可用膠帶紙粘附起來,然後浸入水下,用毛刷刷落至容器中。此法簡便易行,效果好。
      (3)冷凍汞的熔點為(wei) -38.87℃。如果在灑落的汞上麵覆蓋適量的幹冰一丙酮混合物,汞就會(hui) 在幾秒鍾之內(nei) 被冷凍成固態而失去流動性,此時可較為(wei) 方便地將其清理幹淨。
      (4)轉化對於(yu) 灑落在角落中,用上述方法難以收起的微量汞,可用硫/磺粉覆蓋散失汞粒的區域,使汞與(yu) 硫化合生成毒性較小的硫/化汞,再加以清除。

      廢液的處理
      1)易燃和易爆炸物質的殘渣(如金/屬鈉、白磷、火柴頭)不得倒入汙物桶或水槽中,應收集在規定的容器內(nei) 。
      2)廢液,特別是強酸和強堿不能直接倒在水槽中,應先稀釋,然後倒入水槽,再用大量自來水衝(chong) 洗水槽及下水道。
      3)毒物應按實驗室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後領取,使用時嚴(yan) 格操作,用後妥善處理。